黑纹粉蝶

melete   Ménétriès
   

  353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翅展50-65mm。雄蝶翅白色,脉纹黑色。前翅前缘及顶角黑色,外缘M脉各支的末端有黑斑点;亚外缘m3有1个明显的大黑斑,cu2室有1个相同大小的黑斑,但通常较模糊。后翅前缘外方有1个黑色牛角状斑,有些个体后缘脉端的黑色加粗。前翅反面的顶角淡黄色,cu2室的黑斑更明显,其余同正面。后翅反面具黄色鳞粉,基角处有1个橙色斑点,脉纹褐色明显。雌蝶翅基部淡黑褐色,黑色斑及后缘末端的条纹扩大,脉纹明显比雄蝶粗,后翅外缘有黑色斑列或横带,其余同雄蝶。本种有春、夏两型:春型较小,翅形稍细长,黑色部分较深;夏型较大,体色较春型淡而明显。
雄性外生殖器:背兜腹缘的突起不明显;爪形突狭长,末端尖而略弯成小钩;抱器瓣宽短,端部圆,有时末端边缘中部稍尖;阳茎端基环骨化程度弱,V形;囊形突短粗;阳茎长,亚基部有1大突起。
雌性外生殖器:后表皮突细长,前表皮突短小;后阴片指状,前阴片比后阴片宽,两者边缘和端部都密布长鬃毛;囊导管较细,不足囊体长度的1/2;囊体大,略呈卵形;囊突较宽大,表面密布小齿突,但中部缺齿突而形成1条明显纵凹,囊突的柄长。
幼虫 各腹节气门线上仅有1个围绕气门的黄斑,背中线同体色。
蛹 胸背有1显著突起,呈弧状,腹背基部内侧各有1突起,突起不分叉,呈三角形。

生物学

生物学:以幼虫取食叶片和荚果.该虫在江西一年发生2-4代,春季1代,以蛹越夏,秋季1-3代,以蛹越冬。由于越夏代成虫的羽化期和产卵期长,导致了世代重叠。雌虫寿命一般7-15天,每雌产卵量可达200粒;卵单产于叶片背面,卵期3-5天;幼虫期12-26天;非滞育的蛹期7-24天,越夏的蛹期104-178天,越冬的蛹期97-157天。
寄主植物:十字花科植物。

生命周期

以幼虫取食叶片和荚果.该虫在江西一年发生2-4代,春季1代,以蛹越夏,秋季1-3代,以蛹越冬。由于越夏代成虫的羽化期和产卵期长,导致了世代重叠。雌虫寿命一般7-15天,每雌产卵量可达200粒;卵单产于叶片背面,卵期3-5天;幼虫期12-26天;非滞育的蛹期7-24天,越夏的蛹期104-178天,越冬的蛹期97-157天。

生境信息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河北、上海、浙江、安徽、福建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陕西、甘肃

分类讨论

Eitschberger (1983) 在 P. erutae的种名下将我国的黑纹粉蝶分为4个亚种。学名erutae 通常作为orientis的异名归为黑纹粉蝶P. metele的一个亚种。本文将orientis作独立种处理,而将erutae作P. metele的异名。根据我们对各地大量标本的观察,很难发现各亚种的区别。目前暂时按Eitschberger的地域划分为4亚种。